网站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心小学 >>问题学习研究>>课题申报表

前置性学习的优势在哪

作者:沈洁     文章来源: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8-13




课前预习是在老师讲课之前学生自学新课内容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预习初步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和大意,找出自己的疑难点,是课堂教学的预备性学习,是学习活动的一个起始环节。在语文教学中,老师通常会要求学生在学习新课前进行预习,但传统的预习内容仅限于课文,老师的指导性不明显,部分学生处于被动学习或应付学习的状态。这学期我尝试用前置性学习来代替预习, 所谓前置性学习,就是在正式课堂教学之前所进行的目标明确的自主性预习,在实践中发现效果较令人满意,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优势:

一、目标明确,学习效果优于预习

传统的预习内容是教科书,前置性学习是学习内容和相关资料,就一篇文章而言,学生不仅要读懂课文,提前解决生字词,还要开展延伸阅读,了解关于作者、背景及相关资料。一般性预习虽然可以“因人而异”,但由于总的目标不明,学生大多是“摸着石头过河”,迷失方向的情况时有发生,事半功倍也就在所难免。前置性学习则是在目标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学生在预习中始终指向既定的目标,方向明确,学习的重点难点也便一目了然,自主学习的效果也就大大提高。        

布置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我都是提前一周把整个单元的学习目标给学生,让他们利用一周的时间自学,学生有目标在手,就可以根据各种学习目标随时提前学习,而且可以借助图书、网络、媒体等进行多元化的学习,从而积累字词、成语、观察、阅读、调查等预习成果。如十一册第一组课文,我给了学生三个目标:1、自学每课生字词,达到会写并理解词意。2、熟读课文,画出课文中能突出景物的特点的词句,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并背诵每篇课文中自己最喜欢的二到三个句子。3、查找描写桂林和大兴安岭的文章,了解这两个地方的景物特色、风土人情等,作好摘录。如果有能力另外阅读其它两篇描写祖国美丽风光的文章,体会作者在描写上的特色。学生在拿到目标后就开始自学,一周后上课检查,生字听写答对率在60%以上,理解意思在80%以上,学生70%能说出课文描写景物的特点,由于课文都在前一周学习过,因此在上课时学生表现相当活跃,纷纷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所查找的资料展示出来,一扫以往教师为主的课堂气氛,教学目标达成度大大提高。

二、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学定教

“生本”教育理念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把一切学习的权利交还学生,提倡把学习、思考的时间、空间交给学生。而前置性研究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学能力的舞台,前置性研究是在没有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学生感受、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前置性学习不仅是教会学生预习,也不仅仅是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而是通过自主的学习和交流展示,构建学习组织,让学生既要以自我学习,自我研究,也可以在小组内相互学习、相互砥砺,相互促进,形成组织文化,从而增强合作意识,培养成就感,体验学习的乐趣,从中获得恒久的学习动力。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了凸显。

“生本”教育体系的方法还指出了“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育教学理念,而前置性学习能更好地落实这一教学方法。在课前有目标的学习中,学生通过自学,已经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掌握,而对于一些学生在自学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放在课堂上重点解决,这样就能更好地确定教学内容和重点。如十一册第八组课文,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古文,在布置学习目标时,我要求学生多读课文,读通读顺,并可以借助注释理解课文意思。到了上课时,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照课后注释,基本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但是毕竟是初次接触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还是差别较大,在读的时候较难正确地断句,对一些文言文中的常用词,如“之”等,为何会一字多义等,学生普遍还是很迷茫。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我授课时就把重点定在正确断句朗读,通过读帮助理解句意;重点把课文中“之”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意思罗列出来,让学生对比学习。由于在授课时避开了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重点学习学生尚未掌握的内容,一来学生学习兴趣较浓,二来教学目标明确,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习效果也大大提高。

三、  充分激活教学资源,重组教材,构建精彩课堂

新课标指出“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应当树立新的教材观,使有限的教材发挥出无限的育人功能和无限的价值来。 新课标的特点之一是大力突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首次提出了“综合性学习”要求。而前置性学习在这一方面正好可以体现新课标这一精神。语文教材本身存在一定的可动态性,学生在前置性学习中,除了自学教材本身,还可以学习与教材有关的其它内容,并把这些内容进行组合,构成新的学习内容,大大丰富了教材。重组时,尽量利用学生手头现有的文章或推荐经典作品,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大量作品。

如第十二册第三组课文,大都是我国古代优秀作品的节选或改写,文章内容涉及到大量古代文学作品,如四大名著等。在前置性学习中,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阅读任务,阅读自己喜欢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原著中的其它故事,通过阅读加深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在一周的学习中,学生纷纷阅读这些古代文学作品,有的阅读原著,有的阅读改写本,不管是阅读哪种版本,都掌握了大量与课文背景有关的内容。在上课时,我先让学生把自己的阅读内容或体会在班上介绍,学生在自己阅读的基础上,再加上他人的介绍,这样就等于把课文读厚读重,自己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在课堂中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而是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展示,共同探讨。学生在课堂上找到自己熟悉的喜爱的事物,或者说,自己喜爱的东西永远具有与课程的联系性。因为有了前置性的学习基础,在课堂上教材只是引子,话题,留有空间,学生可由此生成新的内容,使一篇变多篇,使课堂内容十分丰富生动,焕发出无限精彩。

在语文教学改革中,我们还应引导学生边学习,边研讨,边实践,围绕盘活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开发,创造性地进行学习。使一切课程资源,一切活动形式都能为我所用,将学校、家庭、社会语文教育形成一个整体,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课程资源,在自然、社会广阔的天地里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不断获得学习语文的乐趣,不断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这些在前置性学习中都可以充分体现出来。

四、学生前置性学习的步骤设想:

1、朗读全文,标出段落;

2、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词,并理解意思;

3、标划重点词(课文中反复再现的词,对表达中心起关键作用的词)、重点句(含义深刻的句子及不甚理解的句子,文笔优美的句子)

4、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用一句话概括文章文意:让学生说出文章大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5、搜集相关资料:作者的生平及社会背景(由于作者的境遇不同,所以其作品的风格、感情不同);文本涉及的背景及相关事件、人物(特别是距离学生较远的人或事);

6、文本解读。三步阅读法:第一、用生活解读文本,再现文本生活原景;第二、用文本拓展生活,学习积累文中的知识;第三、让文本服务生活,体会作者态度与情感;

7、精彩句段背诵(重视学生的积累)




附件

栏/目/导/航
special list
专题栏目
hot articles
热门文章
Copyright © 2003-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心小学 信息产业部备案
*苏ICP备10052206号-1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网站公告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