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课题研究 >> 问题学习研究 >> 阶段成果 >> 课题研究论文

抓准课堂讨论的契机

作者:周清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06-29

抓准课堂讨论的契机  

课堂教学中抓准课堂讨论的契机进行有效的讨论,确能提高教学质量。学生通过讨论、争辩,掌握的知识会更深刻、更牢固,对问题的思考会更全面,对结论的表达会更准确。那么在课堂教学中该选择哪些时机进行讨论呢?  

1、沟通知识之间联系时。  

教学中,应该善于发现并设法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既复习旧知,又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从而获得新知。如:教学“分数的性质”时,由于分数与除法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在除法中又有“商不变的性质”,所以就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能不能用商不变的性质发现分数的性质?这样,通过讨论,沟通了商不变性质与分数基本性质之间的联系,将分数的基本性质纳入到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之中,形成了知识网络,培养了学生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以及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2、处理教学的重、难点时。  

在每节数学课的教学中,总有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这些重点问题往往又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通过讨论能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如“分数的意义”一节,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是这节课的重点,同时又是一个难点。教学时,教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素材: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把4个苹果平均分;把6只熊猫平均分;把一个班级的人平均分……引导学生先进行操作,并在此基础上适时组织学生讨论:分数的意义是什么?这样做,就能使学生体味操作过程,倾听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中感悟到分数的本质,加深了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也提高了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3、知识容易混淆时。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能够会碰到一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知识,在这些知识的教学中,学生特别容易混淆、出错。对于这样的知识,组织学生有针对性的讨论是很有必要的。如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一组容易混淆的知识,在分别学习了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后,组织学生针对以下3个问题进行讨论:(1)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2)这些面积公式分别是怎样推导出来的?(3)这些面积公式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通过讨论对比,学生对原来极易混淆的知识逐步清晰,并且理解了相互之间的关系,从整体上把握了这一组知识。  

4、寻找规律时。  

在教学有规律性的知识时,教师为学生安排大量的素材,组织学生根据素材进行观察、研究、讨论,寻找规律,发现规律往往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在师生列举了大量例子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能被2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能被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不但很快解决了这一问题,而且还发现能同时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在寻找规律、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得到了成功的体验。  

5、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时。  

由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差异或者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在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方法上就会有所不同。教学时组织学生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时进行讨论、交流,能够使师生在讨论中相互启发,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有利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时,由于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教学时就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材料(长方形、正方形纸片,长方形、正方形框架,直尺,三角板,钉子板,皮筋)让他们分组研究、讨论: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各有什么特征?在这个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围一围、数一数等等,并且能从这些方法中找到研究图形特征的一般方法。组织学生针对开放性题目进行讨论,学生不仅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而且师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学习,达到了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实现了教学相长。  

抓准课堂讨论的契机,使讨论方法运用得合理、有效,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合理组建讨论小组。  

教学中,应根据解决问题的难易程度、教学内容的不同以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等灵活组建讨论小组。一般来说,讨论小组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全班讨论。讨论小组的成员可以由教师确定,也可以由学生自由搭配。讨论小组的确定要充分考虑教学目标的达成。  

2、选择合适的讨论方法  

在组织学生讨论时还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地选用不同的方法。一般来说,讨论可以分为:导入型讨论、探新型讨论、实践型讨论、提纲型讨论、整理型讨论。教学时,根据讨论内容的不同、讨论时机的不同,恰当选用不同的讨论方法。  

3、教师要参与讨论,并进行引导、指导。  

组织课堂讨论时,教师不是旁观者,教师要参与学生讨论,适时而恰当地协调学生之间的激烈竞争,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讨论的主题、和争论的焦点上,指导讨论过程,使学生的讨论有次序,有条理,并将讨论引向深入,研究关键问题,以便使问题得到解决,教师不要暗示问题的结论。  

4、教师要对讨论进行评价、总结、升华。  

讨论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讨论那些值得讨论而且能够讨论的问题,不能滥用讨论;讨论时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否则,讨论对于大多数学生就是茫然无绪的,讨论就会流于形式;讨论后还应及时进行评价、总结,正确概括问题的答案,解决疑难问题,做出明确的结论,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知识,纠正错误、片面或模糊的认识,使学生的认识得到提升。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抓准课堂讨论的契机,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讨论,可以弥补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一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即某一方面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帮助这一方面学习差的学生。在讨论中,学生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学会了学习,同时思维得到了相应的启发和训练,语言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都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礼嘉中心小学  周清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