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动车组 >>计划总结 >>总计划 >>课题评审书

开题报告

作者:陆敏仪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7-02-22     点击数:    

 

基于教师专业标准实施青年教师分层培养的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心小学   

本课题于20158月设计立项,并着手建立研究组织、确定实验教师、学习理论文献等工作。201512月被批准为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一期重点课题  

一、课题方案  

(一)背景与价值  

    教师专业标准。本课题所说教师专业标准,是指国家教育部于201212月颁布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基于教师专业标准,也就是根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规定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三个方面13项共60条专业标准要求,结合本校的发展目标和青年教师实际情况,来确定本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要求,研究具体的培养策略。  

青年教师分层培养。本课题将青年教师界定为38周岁以下、教龄大致是在12-15年之间的教师。青年教师分层培养,就是根据青年教师年龄特征、职业状况和专业发展规律,把上述年龄段的青年教师分为若干层次进行培养。本课题拟将本校青年教师分为三个层次:适应期(上岗1-2年)、成长期(教龄3-8年)、成才期(成为一定层级的骨干教师、一定层面的教育人才。教龄9-15年),分别确定具体的培养目标,采取具体的培养措施,以促进全体青年教师较快成长,并实现个性化发展。  

本课题《基于教师专业标准实施青年教师分层培养的研究》,旨在以青年教师培养为重点,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全体教师的师德师能水平;旨在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和本校青年教师结构和素质情况,研究确定分层培养对象、分层培养目标,研究落实强有力的分层培养措施,以促使全体青年教师主动发展、较快成长,提高全体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并从中培养一批优秀教育人才,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将有利于创新教研方式,提高教学研究的水平和实效。对教学的过程性评价,不是简单地依据学生学习成绩判断教学过程的优劣,而是对教学过程各环节、各要素进行观察分析,是与教学实践、教学研究相结合的评价。因此必然要求改进教学研究的方式方法,使教研活动基于教学实践、关注教学过程而富有实效。  

我校共有教师83名,其中38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有30名,38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中市教坛新秀4名,五级梯队的老师严重缺乏。2012-2015年,我校在教师自愿报名参加的基础上成立了“青年教师动车组”,对部分中青年教师的专业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每一学期,语、数、外动车组组长提出要求并带领督促组员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在三年发展中,动车组共有3位成员参与区“名教师工作室”,每位老师在教育、教学、科研上得到了发展。2位老师参加“2012年领航杯信息技能大赛”,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1位老师评为区英语学科带头人,1位老师被评为市优秀教育工作者,1位被评为区优秀教育工作者,1位被评为区三好教师。这些教师年龄绝大部分都在38——40周岁之间,而38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发展较慢,存在以下典型问题:1、对从事教师职业的崇高责任感,使命感淡化,自培缺乏持久的内驱力。2、自我培养、自我发展意识不强,终身学习观念比较模糊。3.一些教师现代教育意识、创新教育意识不强。4、发展不均衡,部分教师重专业轻科研或重科研轻课堂。4.教师教育科研气氛不浓,科研教改意识较为淡薄。5.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一些教师的心态更为复杂,价值观动摇。这些问题的存在,迫切需要学校对教师培养对象进行重新调整:把38周岁以下所有青年教师作为学校重点培养对象,并对这些教师进行分层培养,提出更高要求,使这类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通过对本课题研究,力求达到以下意义:  

有利于促进青年教师主动发展、较快成长。基于教师专业标准实施分层培养,能够在培养目标、培养措施上更有针对性、适切性,更为科学合理。能够更好地激励广大青年教师积极进取、主动发展,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有利于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素质,培养一批优秀教育人才,壮大骨干教师队伍。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必然带动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使教师的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势必要发挥中老年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专业引领作用,他们对青年教师的激励和相互学习,会形成良性循环,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素质。  

有利于推动学校内涵发展。青年教师是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实践中锤炼成长的,采取措施着力提高各层次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必然以强大的力量推动学校教育创新、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校本研修,从而促进学校取得更好的发展。  

(二)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基于上述基本认识和指导思想,本课题力求通过研究和实践达成如下目标:  

一是通过研究和实践,建构起体现教师专业标准要求、适合青年教师特点的青年教师分层培养目标,探索出一套体现教师专业标准要求的、适合本校实际的青年教师分层培养的措施和策略,并建立起相应的激励青年教师主动发展的分层考核评价机制。从而构建起比较完善的、卓有成效的青年教师分层培养机制。  

二是通过研究和行动,促进全体青年教师主动发展、较快成长,在3-8年内都能达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规定的专业要求,并在进一步发展中逐步成长为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学习型、反思型、智慧型、研究型教师。通过研究和行动,在提高全体青年教师专业素养的过程中,培养出一批超越教师专业发展标准要求的优秀教育人才,使本校骨干教师、名优教师队伍得到不断壮大。  

三是通过研究,使本校教师整体队伍发生变化,推动学校的学习型组织建设,提高学校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能力、管理水平和办学能力,进而提升学校品位,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和谐发展。  

研究内容:根据上述基本精神和研究目标,本课题主要研究如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1.对青年教师成长特点和培养策略的文献研究。通过研究,了解国内外培养青年教师的先进经验,正确把握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要求,正确把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特点和规律,正确把握分层培养的目标定位和实践原则,形成自己的认识和主张,以指导具体的研究和实践。  

2.对当前本校青年教师成长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各年龄段、教龄段青年教师的身心特点、专业素养、工作状态和发展需求,以有针对性地研究具体的培养目标和培养策略。  

3.对青年教师培养对象分层的研究。根据学校青年教师的年龄差异及专业水平,进行科学合理的对象分层。我校初步确定38周岁以下的教师为青年教师,从专业成长角度,大致分为三个层次:适应期(上岗1-2年)、成长期(教龄3-8年)、成才期(成为一定层级的骨干教师、一定层面的教育人才。教龄9-15年)。对象分层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而是相对的、动态的,在鼓励各层次的青年教师超越本层次的目标要求,出类拔萃,快速成长,提前进入高一层次。学校将根据青年教师发展水平和业绩及时作出调整。  

4.构建青年教师分层培养目标体系的研究。将根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提出的标准要求,根据各层次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和发展需求,研究建构分层培养目标。分层培养目标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既有师德、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共性要求,又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确定逐层提高的目标。分层培养目标将能力目标与成果目标结合起来,既有不同的具体的专业能力要求,又有专业竞赛、论文写作、教育科研等方面的成果目标。  

5.青年教师分层培养途径和策略的研究。根据研究确定的各层次青年教师的培养目标,探索具体的分层培养的途径和策略,创新校本研修机制,建立起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教师培养机制,既有面向全面教师的研修活动,又根据青年教师分层培养的目标突出分层实施的培养策略。  

6.建立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分层评价机制的研究。根据研究确定的青年教师各阶段的培养目标,研究建立激励青年教师主动发展、富有个性地发展的分层考核评价机制。  

研究重点:在上述研究内容中,研究建构青年教师分层培养目标、探究创新分层培养的途径策略、研究建立分层考核评价机制等内容,是本课题的研究重点,通过研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卓有成效的青年教师分层培养机制。  

(三)借鉴与创新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情况:关于青年教师培养,国内外早有许多研究,早有许多相关文献。高质量的教师不仅涉及到教师自身的素质,而且涉及到教师教育的全过程,涉及到教师教育的制度保障。教师职业从经验化、随意化到专业化,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中期,许多国家对教师“量”的急需逐渐被提高教师“质”的需求所代替,对教师素质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则形成了世界性的潮流。要求高质量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的专家,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奋斗过程,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教师职业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自身的理论武装,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特征。  

我国教育部、财政部2010年全面实施对中小学教师开展国家级各类培训,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国培计划”包括“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和“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两项内容。区教研室也积极响应,开展了市区各学科“送培上门”活动。这些活动,培养了一部分优秀的青年教育工作者,在培养过程中,各部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上述国内外研究成果,能够为我们青年教师培养提供许多有意义的理论和经验。但是,以往关于教师培养研究主要是对教师总的专业素养研究,缺乏对各阶段教师、各个性化教师专业化深入研究,即使有,也缺乏对各层次教师的分层培养目标、分层培养策略的系统而具体的研究。  

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1.本课题强调遵循教师发展规律,实施教师分层培养,促进教师差异发展。教师从新上岗教师到成熟教师,到成为优秀教育人才,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成长过程。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就是遵循青年教师内在发展规律,寻找出最适合教师发展的途径,使教师快速成长。  

2.本课题强调以师为本,尊重教师,服务教师,依靠教师。促进青年教师较快成长,关键是要调动教师自身的积极性和进取精神,引领教师主动发展、奋发努力。校行政尽可能为教师创造条件,为青年教师发展提供外力。  

3.本课题强调青年教师培养必须系统策划,全面推进。基于教师专业标准,对青年教师分层培养的目标、策略、评价等进行系统研究,整体设计,力求构建一个比较完整的分层培养机制。在对象上不是局限于几个新教师,不是为了培养几个骨干教师,而是面向全体青年教师,着力提高全体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  

在对青年教师的分层培养目标研究、分层培养途径与策略研究、分层考核评价机制研究,是本课题可能的创新之处,通过研究创新,构建起比较完善的、卓有成效的青年教师分层培养机制。  

    (四)思路与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1.建立研究网络。一由本校校长、教科室、教导处、德育处各主任和各学科组长共12人组成核心研究组,负责制定实施方案,开展理论研究、行动策划和组织实施。二是成立专业指导小组——聘请校内外名优教师和骨干教师若干名,组成三个专业指导小组,分别负责三个层次青年教师的专业引领和指导工作。  

2.加强理论学习。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教师发展理论、教师培养的先进经验、教师专业标准,认真总结本校多年来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培养青年教师方面的成功经验,帮助相关人员明确研究目标,理清研究思路,提高思想认识,掌握操作方法。  

3.制定行动计划。课题组在前期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学校的总体实施方案,方案内容包括分层培养目标、分层培养途径策略、分层考核评价等。然后由校行政在全体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中宣传发动,由课题组成员分工负责,组织实施,开展对三个层次青年教师的具体培养研究工作。  

4.在行动中研究。根据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实验。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去做,在做的过程中研究,以研究指导行动。  

5.重视总结反思。及时总结研究过程中产生的成果与经验,在实践研究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革创新,不断调整、完善青年教师的培养目标与内容,不断改进分层培养的方式方法,在这基础上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青年教师分层培养策略。  

本课题将主要采用如下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收集、研读有关文献材料和经验介绍,对教师专业化和青年教师分层培养的含义、原则、方法等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总结分析青年教师培养的现状,研究制定青年教师分层培养的总体实施方案和分层实施方案。在方案实施实验过程中,对形成的成果和出现的问题继续进行理论分析研究。  

调查研究。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方式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了解我校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真实情况。对调查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共性与差异性,有针对性地确定分层培养目标。  

行动研究。组织和指导各学科组长付诸行动,根据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实验,在行动和实验中学习研究、改革创新、总结反思,不断修正、完善青年教师分层培养的实施方案,逐步形成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分层培养策略。  

个案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教师类型,对其成长进行跟踪分析,以了解个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成因,进而提出适当辅导策略,保证研究的顺利推进。对于发展比较快的典范,可以通过个案研究,进行经验推广。  

经验筛选。 在研究过程中,对培养青年教师的途径和方法进行分析、提炼、归纳、概括,揭示经验的实质和规律,从中分析规律,提炼经验。  

(五)过程与计划  

本课题计划三年半时间完成,根据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将分下列4个阶段展开。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58月—9月)。学习有关理论,起草课题设计,成立研究组织,构建研究网络。  

第二阶段,理论研究阶段(20159月—20165月)。课题核心组和各学科研究小组,对教师专业化和青年教师分层培养的含义、原则、方法等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开展广泛的实践观察,在这基础上分工负责,研究制定青年教师分层培养实施方案,并组织骨干教师对方案进行研讨论证。同时分年龄分学科对相关老师开展专业培训活动。  

第三阶段,实践研究阶段(20166月—201810月)。组织和指导各教研组长付诸行动,根据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实验,同时各教研组长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开展实验。在实践过程中继续开展理论研究,对实施过程中产生的经验进行理论分析,总结提炼,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调整,完善原定方案。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201811-12月)。对本课题研究过程、研究成果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形成完整的文本材料,既做好结题鉴定准备工作。  

(六)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负责人  

阶段成果(限5项)  

《青年教师分层培养实施方案或行动计划》  

计划  

2015.11  

陆敏仪  

《本校青年教师素质状况和专业成长情况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2015.11  

各研究成员  

有关论文和专题经验总结  

总结  

2017.6  

各研究成员  

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自我总结反思文集  

总结反思集  

2017.6  

各青年教师  

中期研究报告  

报告  

2017.6  

陆敏仪  

最终成果(限3项)  

本课题研究报告  

报告  

2018.12  

陆敏仪  

相关研究论文  

论文  

2018.12  

各研究成员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个案分析文集  

个案分析文集  

2018.12  

各研究成员  

   

   

   

二、前段工作  

   

20129,我校在王校长的带领下,成立了礼嘉中心小学青年教师动车组,并聘请外校教育专家对各学科行动小组进行引领、指导。通过三年的努力,我校青年动车组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了让我校青年教师的成长更快,在更高的平台发展自己,从而引领全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更上一层楼,我校申请了2015年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一期课题《基于教师专业标准实施青年教师分层培养的研究》。201512月作为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一期课题重点课题批准以来,我们根据课题研究方案做了一定的工作,为本课题顺利展开作了充分的准备。  

1.建立研究团队,选定培养对象。  

201510月,我校制定了第二轮动车组行动方案,成立了第二轮青年教师动车组,其中确定以陆敏仪、史祥琴等6位老师作为青年动车组领衔人,分学科对我校38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进行分层培养。我们一方面建立了以学校行政五位校长为主体的课题组网络,具体负责教学过程性评价的理论研究、操作指导和经验提炼等工作;另一方面我们聘请了区教研室教研员作为我校青年教师培养导师,为各位教师的专业发展作指导。由分管教科研工作的副校长和教科室主任具体负责本项目的研究工作,各学科组还指定了具有一定能力的课题组成员作为领衔人,分工定点,负责指导,落实各项活动。  

2.学习文献资料,提高思想认识。  

我们在广泛收集和精心选择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由教科室带领全体青年教师重点学习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明确各自目标。由分管教科研的何校长解读了礼嘉中心小学《青年教师动车组第二轮行动方案》,明确行动方向。由各学科领衔人带领各组老师学习《管建刚作文系列丛书》、《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教师写教师看教师用书——小学英语教学攻略大全》、《课程范式与实施策略》等专家名著。并结合理论学习,具体研究我们青年教师究竟需要哪些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师的发展又该朝着哪个方向和目标去努力?本课题组将从“知识储备”和“技能发展”两个维度展开研究,力求让各学科的青年教师在行动前做到目标明确、大胆创新、勇于超越。  

3.观察现实状况,分析存在问题。  

第一轮动车组活动在20156月份已经告一段落,尽管动车组成员或多或少有所收获,但是无疑,动车组成员的锻炼机会与各自所花的时间是成正比的,他们比一般教师要多做很多事。所以有部分青年教师产生了畏惧心态,主动要求参与第二轮动车组活动的教师不多。为此,校行政在各种奖励机制上向动车组成员倾斜,一切培训、学习活动也优先考虑动车组成员。在一系列的措施后,学校有30位青年教师主动要求加入动车组。本学期期初,学校组织各学科领衔人召开会议,制定各学科三年培养总计划,并针对各个培养对象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达成目标。然后由领衔人带领自己行动小组的成员,通过问卷、访谈等多种形式,论证前期所制定的三年行动计划的可行性。最后领衔人与校行政商谈,确定各学科的具体培养方案。各被培养对象则要在学科总计划的前提下,制定个人三年行动计划,并将各类行动量化,自己给自己找压力,力求从思想上、行动上不辜负校行政对自己的厚爱。  

   

三、下步计划  

   

根据本课题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根据目前进展情况,从现在到下个学期将着力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1.明确研究任务,推进研究重点。  

2016年度,我校课题组,必须完成三项研究任务:一是根据前期制定的青年教师分层培养方案,加强理论研究和各项培训力度;二是参照以往区、市基本功竞赛的模式,在2016年上半年开展各学科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提升青年教师专业素养;课堂是主阵地,所以我们第三块研究的重点是:在2016年下半年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考核和竞赛、展示活动,提升青年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  

校行政将专门组织课题组主要负责人,在各项研究活动开展前,利用周三的业务学习时间,对青年教师进行集中指导、培训,力求使每位青年教师在活动前都能有充分的准备,以确保研究成效。校行政和各学科主要负责人对考核标准进行量化,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在学期结束前,对活动中发展比较快的优秀青年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并将他们的成果进行推广。课题网络平台对各项活动进行追踪报道,扩大影响力。  

2.落实工作责任,完善推进措施。  

为扎实研究过程,较好地达成预期的研究目标,取得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下一阶段将进一步完善研究措施,加大工作力度。  

1)落实责任。根据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计划,将进一步明确课题组人员、各青年教师的研究任务和发展要求,做到分工合理,任务明确,责任到位。  

2)学习培训。将分期分批对课题组人员和青年教师教师进行专项培训,帮助学校和教师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思想认识,掌握基本精神,学会操作技能。计划培训分两层,第一层重在对课题组人员培训,四月初我们会聘请区教研室专家,对课题组成员进行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培训,也会将这些人员派出去培训学习。第二层重在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我们会利用四月底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机会,聘请区各学科教育专家给青年教师指导、培训。整个一年中,校行政会设立教师培养专项基金,增加教师外出听课的机会,(如:如现代与经典、蓝天杯会课等),争取在一年中,把所有青年教师派出市以外进行培训。  

3)比武研讨。将围绕研究重点,组织多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活动,本学期重点组织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语文:即兴演讲和粉笔字比赛。数学:教案设计和粉笔字比赛。英语:板书设计和英语诵读比赛。术科:教学评析与即兴表演。担任班主任的青年教师还要参加班主任基本功比赛。下学期重点组织课堂比武:适应期教师汇报课、成长期教师同课异构比赛、成才期教师智动课堂设计比赛等。课题组成员开展教学过程性评价的实验,在对其教学活动进行详细观察记录后,组织教师进行研讨评价。  

4)成果总结。课题组各位成员必须及时分析得失,总结经验,提炼思想。到年底,各层次主要负责人要认真总结本组教师发展情况,分析教师发展方向,形成总结报告,在校行政组织的总结大会上交流。各组发展动态都要及时发布在学校“教师发展”专题网站上,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研究和合作交流。  

5)考核评价。将建立评价激励制度,对课题组各成员参与研究活动、落实研究任务、取得研究成果等,定期予以检查考核和评价激励。对按要求发展的青年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  

   

2016317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