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课题研究 >> 着眼于学生发展打造三近文化的策略研究 >> 阶段成果 >> 优秀课例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

作者:陈岚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06-25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会用“无论„„总是„„”和“只要„„就„„”造句。   

3.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看图说话。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第22课——生读课题《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2、课文中的词语你还能准确地读出来吗?(字正腔圆  读出了自己的理解) 3、还记得瞻仰是什么意思吗?瞻仰什么呢?读读这段话。    读了这段话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预设:1、人们为什么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宋庆龄的故居?   

2、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久地纪念?   

 过渡:是啊!这是两棵什么样的樟树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找出描写樟树的自然段。   

二、解读课文45自然段,感知樟树的形美和可贵。   

(一)学习第四自然段   

1.轻声读一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从中找出一个最能体现樟树生长特点的词语。   

师:哪个词最能体现樟树的生长特点? 生:蓬蓬勃勃。    

  板书:蓬蓬勃勃  伸出手跟老师书空,“蓬”是草字头,“勃”右边是一个力字旁,富有生命力   

2.课文中哪些词句具体描写了樟树的蓬蓬勃勃?谁来读? 生:(读第一句话)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   

师:谁还想读?让樟树的枝干再粗壮些,伸得再远一些。(指名读。)   

 2 师:读的真好,这才叫“伸得远远的”。大家一起读。(生齐读。) 师:还有哪句话写出了樟树的蓬蓬勃勃? 生:“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   

师:从这句话你能体会到樟树什么?“绿的发亮”说明什么?   

生:我从“稠密”这个词体会到樟树长得很茂密,叶子很多。 师:你真会读书。   

生:我从“绿得发亮”体会到樟树的叶子很绿,在阳光下好像闪着光。 师:那就请你来读读这句话,相信你一定可以读好它。(生读。)(我听到了生命的  

力量,我看到了生命的光泽)   

师:一起读。(生齐读。)   

师:刚才我们通过学习课文知道了什么叫做“蓬蓬勃勃”。这其实就是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词语。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用上这样的方法。   

师:让我们再看一看蓬蓬勃勃的樟树,看一看绿得发亮的树叶。一起读!   

3.谁来读这句话,注意带点的词语,你从中知道了什么?(指名读)   

  生:我从“四季常青”看出樟树的蓬蓬勃勃不是暂时的,一年四季都这样。 生:“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也告诉我们樟树一年四季都蓬蓬勃勃。   

是啊,这是两棵什么样的樟树? 生:这是两棵生命力非常顽强的樟树。   

师:对,生命力顽强。谁再来读,读出你的理解和感受?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樟树会经历哪些考验呢?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   

“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这句话变绿色。 樟树、树叶图 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   

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无论是春天,还是    ,它们              无论是    ,还是暴雨,它们              无论是       ,还是       ,它们                

生: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生: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生:无论是烈日暴晒还是狂风暴雨,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生: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冰天雪地,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师:是的,骄阳似火,樟树是——(引说)那么蓬蓬勃勃。 师:冰天雪地,樟树是——(引说)那么蓬蓬勃勃。 师:狂风怒吼,樟树是——(引说)那么蓬蓬勃勃。 师:暴雨如注,樟树是——(引说)那么蓬蓬勃勃。   

师:所以说一年四季,无论什么时候,樟树总是那么——(引说)蓬蓬勃勃。 师:请同学们用句中带点的词造一个句子。    

生:无论刮风下雨,班长总是第一个到校打扫卫生。   

生:无论大事小事,爸爸总是力求做得更完美。 生: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总是乐观面对。   

生: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他总是那么热爱劳动。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一节,读出樟树蓬蓬勃勃的外形,读出樟树生命力的顽强。(生齐读)   

知道万老师为什么要变成这样的形式吗?   

3、指导背诵。   

(二)学习第五自然段   

1.同学们,课文第四、五两个自然段都写了樟树,第四自然段写了?(樟树蓬蓬勃勃的外形和顽强的生命力),那第五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呢?请你们默读第五自然段,想一想。(生默读思考。)   

生:这一自然段写了樟树的可贵之处。点课件   

师:你真会读书,那么,樟树的可贵之处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先请同学们读一读这段话,然后再回答问题。请你读。(指名读)   

生:樟树的可贵之处表现在它本身有一种香气。 师:本身有一种香气,这是樟树的可贵之处。“本身”说明什么?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思考:第五自然段写了樟树的什么? 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樟树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  造句:    无论„„总是„„   

生:说明樟树的香气是自己身上的,不是别人给的,是与生俱来的。 师:与生俱来的香气,真是“天生丽质”。这是樟树的可贵之处,还有吗? 生:樟树的香气能永久保持。 师:具体说说什么叫永久保持? 生:“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   

师:这就叫“永久保持”,真了不起!一起读这句话。 生:(齐读)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 师:樟树的可贵之处还表现在什么地方?   

生:樟树的香气让虫类不敢靠近它,这是樟树最可贵的地方。 师:虫类害怕樟树的条件是什么? 生:樟树一定要存在。 师:怎么理解“樟树一定要存在”?   

生:就是樟树还在蓬蓬勃勃地生长着;或者樟树已经枝枯叶落了,但它还存在;或者樟树已经不是树了,已经被制作成了家具,但它仍然存在,并没有从世界上消失。   

师:不管是树还是家具,只要樟树的木质存在,虫类就会怕它。木质存在是虫类害怕的条件,是不可少的。点课件   

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只要„„就„„”造个句子。 生:只要有恒心,就一定能成功。   

生:只要你每天都坚持锻炼,你的身体就会越来越好。 生:只要明天不下雨,我们就去春游。   

生:只要你承认错误,大家就会原谅你。    

师: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引读) 生:(齐)虫类就怕它一天。   

师:这是樟树最可贵的地方。我用一个词形容,这叫“香气拒虫”。   

板书:香气拒虫   

2.这一小节写樟树香气拒虫的可贵之处,为什么还要写“别的树木容易招虫”呢?请同学们默读这段话,想一想。   

师:谁先说一说,这段话具体写了什么? 生:具体写了石榴树上的虫子很多。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虫子多的? 生:“三四种不同的虫子”,说明虫子的种类很多。“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子子孙孙”  

香气拒虫 别的树木容易招虫。从同一棵石榴树上,可以捉到三四  

种不同的虫子。它们还要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子子孙孙都寄生在树上。   

又说明虫子的数量很多。   

师:你真会读书。那么,写石榴树上虫子多跟樟树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思考。 生:我觉得这是把别的树和樟树进行对比,更加突出樟树的可贵之处。   

师:你说得真好!像石榴树一样,别的树招虫,而樟树的香气却拒虫。这就叫对比,为的是突显樟树的可贵。   

师:下面,我们一起对比着来读第五节。女生读“别的树木”这部分,男生读“而樟树却不招虫”这部分。   

生:(有感情地朗读。)    

3.同学们,学完第五自然段再联系第四自然段想一想,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总是蓬蓬勃勃。 师:这是樟树顽强的生命力。   

生: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枝干非常粗壮,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 师:这是樟树的外形。   

生: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有能够永久保持的香气,而且能够拒虫。   

师:这是樟树的可贵之处。课文的第四、五两个自然段,正是写了樟树粗壮的外形、蓬勃的生命和香气拒虫的可贵之处。   

难怪„„„(出示第二段)   

宋庆龄舍不得的是什么?这个舍不得正表现了宋庆龄对樟树的?  板书:热爱  赞美   

三、学习第六自然段   

师:樟树蓬蓬勃勃、香气拒虫,作为樟树的主人,宋庆龄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课前大家都查了资料,下面就把你们知道的说一说。 生:宋庆龄是孙中山的夫人,帮助孙中山闹革命。   

生:宋庆龄是共产党的朋友,曾经帮八路军送过药品。 生:宋庆龄做过国家副主席。   

生:蒋介石和汪精卫曾经用许多钱收买宋庆龄,要宋庆龄到他们的政府去做官,但宋庆龄拒绝了,还把他们狠狠地骂了一通。   

师:蒋介石和汪精卫一个是反动派,一个是卖国贼。(板书:一身正气)   

生:蒋介石和汪精卫后来还叫人威胁宋庆龄,要暗杀她。但宋庆龄一点都没有害怕。 师: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啊!   

生:宋庆龄还领导人民一起同法西斯作斗争。 师:对,宋庆龄的一生,都是战斗一生。 生:宋庆龄号召大家要关爱儿童。   

师:是啊,宋庆龄就像我们所有孩子的慈祥的祖母。   

师:听了你们的介绍,老师感到宋庆龄真不愧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老师也带来了宋庆龄生前的一些图片资料,让我们一起欣赏。   

别的树    招虫 樟树      香气拒虫      对比 宋庆龄的一组图片,并配简短录音介绍。   

师:经过刚才的交流,现在你知道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了吗?   

生:因为宋庆龄跟樟树之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师:你说得非常正确。能具体地说一说吗? 生:宋庆龄跟樟树一样,都具有美丽的外表。   

生:宋庆龄的一生为党和人民做了许多事情,就像樟树的“蓬蓬勃勃”。 生:宋庆龄没有被蒋介石反动派收买,就像樟树有拒虫的香气。 师:说得多好呀!这就是宋庆龄高贵的品质。   

生:宋庆龄为人民作了许多贡献,就像樟树美化了人们的生活,也为人们作了许多的贡献。   

生:宋庆龄一生都在为人民服务,就像樟树的香气可以永久保持。 师:多么伟大的人啊,多么崇高的一生!   

师:透过这两棵樟树,人们仿佛就看到了——(引说)宋庆龄。 这两棵樟树就是——(引说)宋庆龄精神的化身。   

所以——(引说)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也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   

师:同学们,像《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样,许多文章表面上写一个事物,实际上却是通过这个事物来写人,这种写作方法就叫做“借物喻人”。   

师:一起读。 生:借物喻人。   

师:我希望同学们能够了解这种“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还可以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   

四、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   

2、阅读许地山的《落花生》,进一步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