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课题研究 >> 着眼于学生发展打造三近文化的策略研究 >> 课题方案 >> 主课题方案

着眼于学生发展打造“三近”文化的策略研究

作者:陈一新     文章来源: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03-22

着眼于学生发展打造“三近”文化的策略研究  

(课题设计)  

   

武进区礼嘉中心小学   陈一新  

一、研究背景  

1、历史意义  

    礼嘉中心小学前身,可追溯到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由礼嘉桥秀才孙清载创办的“三近书院”。 院名“三近”,取《中庸》“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之义,并以之为校训。孙清载身体力行,亲授课业,为士林之师表数十载,以办学严谨著称于时。一九一三年九月,三近书院改为县立第十八高等小学,第十八高等小学秉承三近精神大力倡导“严、实、诚“施教作风。以‘好学、力行、知耻’为校训,学生好学成风,文化素质突出,孙清载播下的三近精神种子,得到更广泛的发扬。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礼嘉中心小学焕发了更为强劲的勃勃生机,校舍扩建,教师队伍精良,姚味之、沈止善、钱永宽、王迪生等名师执教严谨,治校有方,教育教学质量文明遐迩,每年有近50%的毕业生升入武进县中、武进县师、省常中、洛社乡师等名校,其间的1953年尤为出色,省常中当年招手80名初一新生,礼嘉中心小学竟占了42名。  

2、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给礼嘉中心小学开辟了向现代化进军的崭新天地,现代化新校似美丽的公园。校园里有绿化广场,小桥流水,塑石假山,长廊亭台,红枫绿坪,一年四季鲜花不断,环境宜人;葡萄园、植物园点缀其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行知路、学森路、海峰路、隆平路纵横交叉,凸现浓郁的育人氛围。两幢教学楼近智楼、近勇楼和一幢综合大楼近仁楼气势恢弘,浑然一体,传承着百年老校的文化底蕴。尤其是2002年成功创建江苏省实验小学以来,学校内涵不断提升,教师的素质达到了历史的新高度。广大教师在实验小学的平台上如鱼得水,充满激情地投入工作,以先进的教育手段,科学合理富有美感的教育方法,实现着自己教育理想,不断完善自身人格美,仪表美,言行美和才艺美。在20122014年的新一轮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中,进一步确立了我校的办学目标:以传承“三近”文化,奠基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力行“让三近文化浸润我们的心灵”的校训。构建规范化、精细化、人本化管理体系,内聚师魂,外塑形象,关注细节,抓实常规,创新思路,主动进取,努力将学校打造成为发展有突破、特色发展有影响、和谐发展有成效、持续发展有实力的优质品牌小学。所以,进行着眼于学生发展,打造“三近”文化的策略研究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3、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人的素质和公民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课程改革的起点和归宿。即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强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确定这一培养目标,正是基础教育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也是基础教育承担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历史重任的具体落实。这与“三近文化”的精神实质是一脉相承的。  

鉴于以上认识,我们决定进行“着眼于学生发展,打造三近文化的策略的课题研究。  

二、理论思考  

(一)概念界定:  

1、文化:“文”的本义:指各色杂交的纹理;“化”的本义:改易、生成、造化。  

   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称作“大文化”。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作小文化  

   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文化的释义,即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当属狭义文化。一般而言,凡涉及精神创造领域的文化现象,均属狭义文化。  

   本课题所涉文化当属狭义文化。  

2、“三近”文化:“三近”即“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取自于《中庸》。  

  “知”同“智”,指智慧、学识、才能;仁:指人与人互相关爱;勇:勇敢。这是儒家倡导的 三种道德标准。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意为:一个人只有坚持不断的学习,才能具备智慧的才能;只有踊跃地投身到社会实践当中去,接触生活,了解民众,才能懂得人与人应该互相关爱;只有明辨荣辱、是非、善恶、美丑,才能坚持正义,勇于向邪恶斗争。具备了丰富的智慧、渊博的知识和优秀的才能,懂得了确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明确了坚持正义,反对邪恶,就会成为对国家的有用人才。  

   “三近”文化是我校一百多年来所传承的教育思想和儒家修身文化蕴育而成的近智、近仁、近勇的思想。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教育要为孩子的未来发展在学、做、思、辨等方面养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承担起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为其创设有意义而成功的人生奠定基础的责任。  

3、学生发展: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的智能至少有八种,认为每个人都潜藏着多种智能.教育的目的就是发展学生的多种智能,使之成为素质全面的人。  

(二)、理论依据  

 1、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国家对基础教育教育质量指标所作的基本规定,是新课程标准为描述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及其结果所提出的三个功能性的基本要求,简称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基础;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载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其他目标有重要的促进和优化作用。要达到这三维目标,学生必须要有好学的精神、力行的体验以及知耻的勇气。  

三、       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形和实践,形成传承“三近”文化,奠基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使学生在学、做、思、辨等方面养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承担起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为其创设有意义而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的责任。  

2、通过研究和实践开发体现“三近”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使“三近”文化建设常态化、校本化。  

3、通过研究和实践形成鲜明的“三近”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和浓郁的“三近”文化气息,从而把乐于学习、力行实践、勇于知耻的品质扎根于孩子的心田,为他们打好人生根基,经得起人生风雨,将来长成社会有用之才。  

4、通过研究和实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在各学科中找到一个切入点,形成各学科的学习规范,渗透“三近文化”精神,使得学生人人会学、乐学、好学,为终身发展奠基。  

四、       研究内容  

因此,根据上述基本精神和研究目标,以及我校的办学传统和办学目标,本课题主要确定如下研究内容:  

1.深入研究“三近文化”的目标和内涵,提炼和培育学校精神。  

三近文化有着深刻的内涵,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挖掘与创新,提炼和培育新时期的学校精神,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2.根据“三近文化”的目标和内涵,加强学校文化设施和文化环境建设(包括班级文化等)的研究。  

让“三近”文化浸润我们的心灵被定为我校的校训;学校三幢大楼分别命名为近仁楼、近智楼、近勇楼;学校还需加强班级文化的建设,进一步体现“三近”文化精神。  

3.开发实施“三近文化”校本课程的研究。  

从文明教育、礼仪教育、环境教育、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课堂常规、各学科教学常规等方面入手,开发体现“三近文化”的校本课程。  

4.研究建构以“三近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师生文化活动体系(包括校级文化活动、主题班会活动、文化社团活动、教师读书活动等)。  

5.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三近文化”,深化教学改革,重建课堂文化的研究。  

在研读、学习本课题方案基础上,确定各学科的子课题方案,从而使得各学科的课堂教学实践指向性更强,目标性更明,很好的体现“三近文化”。  

五、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收集、研读有关文献材料和经验介绍,对着眼于学生打造“三近”文化的策略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和分学科实施方案。在方案实施实验过程中,对形成的成果和出现的问题继续进行理论研究。(研究准备阶段)  

2.行动研究。根据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实践,在行动和实践中学习研究、探索创新、总结反思,不断修正、完善着眼于学生发展打造“三近”文化的实施方案,逐步形成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着眼于学生发展打造“三近”文化策略。(探索实践阶段)  

3.经验总结法。在研究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升华、归纳总结、成果汇编。(评价总结阶段)   

、研究过程  

本课题计划三年时间完成,根据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将分下列4个阶段展开。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3月—6月)。学习有关理论,起草课题设计,成立研究组织,构建研究网络。  

第二阶段,理论研究阶段(20139月—12月)。课题核心组和各学科研究小组,对着眼于学生发展打造“三近”文化的策略研究的含义、原则、方法等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开展广泛的实践观察,在这基础上分工负责,研究制定着眼于学生发展打造“三近”文化的策略的总体实施方案和分学科实施子课题方案。并组织全体课题组成员对方案进行研讨论证。同时分批分层组织 相关 老师开展专题培训活动。  

第三阶段,实践研究阶段(20142月—20156月)。组织各学科课题组成员付诸行动,根据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实验,在实践过程中继续开展理论研究,对实施过程中产生的经验、做法进行理论分析,总结提炼,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理论研究,修正原定方案。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20159月—12月)。对本课题研究过程、研究成果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形成完整的文本材料或网络课题材料,既做好结题鉴定准备工作,又及时做好课题成果的推广辐射工作。  

   

七、预计研究成果  

1、研究报告:结题时提供可以反应研究实际情况和研究成效报告1份。  

2、开发体现“三近文化”精神的校本课程。  

3、研究论文:结题时编印反应“传承三近文化的策略研究”优秀论文集。  

、课题组成员  

   组长:王小明  

   副组长:周燕侠陈一新 吴洪芳 史祥琴  

   成员:全体教师   

    附件: